OCT技术介绍

发布时间:2024-12-25 08:58:25 人气:

OCT技术介绍

了解什么是OCT技术

OCT(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),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,是一种利用低相干光干涉原理进行材料,组织等微观结构成像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。

OCT技术的主要特点:

  • 非侵入性
  • 高分辨率
  • 实时成像
  • 深度分辨能力

OCT主要分为:

时域 OCT(TD-OCT),频域 OCT(FD-OCT), 其中频域OCT(FD-OCT)可再分为谱域 OCT(SD-OCT)和扫频 OCT(SS-OCT)。
时域OCT(TD-OCT)、谱域OCT(SD-OCT)和扫频OCT(SS-OCT)。这三种技术都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CT)的不同实现方式,它们的核心原理都是基于低相干光干涉,但获取深度信息的方式有所不同。

时域OCT(TD-OCT)

基本原理:通过移动参考臂中的反射镜来改变参考光的光程,从而扫描样品不同深度的信息。它直接测量干涉信号的时间延迟,通过时间延迟来确定深度信息。

工作过程:

  1. 低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分光镜分成两束:一束照射到样品上,另一束照射到参考臂的反射镜上。
  2. 两束光分别反射回来后再次在分光镜处汇合,发生干涉。
  3. 通过精确控制参考臂反射镜的移动,改变参考光的光程。
  4. 当参考光的光程与来自样品特定深度的反射光的光程相等时,在该深度会产生最强的干涉信号。
  5. 通过连续移动参考臂反射镜,可以扫描样品不同深度的信息,并重建出样品的断层图像。

特点:

  • 成像速度相对较慢,因为需要机械移动部件。
  • 系统较为复杂,容易受到机械振动等因素的影响。
  • 深度分辨率取决于光源的相干长度。

应用:

早期的OCT系统多采用时域OCT技术,现在逐渐被频域OCT取代,但在一些特定领域仍有应用。

谱域OCT(SD-OCT):

基本原理: 谱域OCT使用宽带光源照射样品,并使用光谱仪同时检测所有波长的干涉信号。通过傅里叶变换将频谱信息转换为深度信息。不需要移动参考臂。

工作过程:

  1. 宽带低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分光镜分成两束。
  2. 两束光分别反射回来后再次在分光镜处汇合,发生干涉。
  3. 干涉光进入光谱仪,光谱仪将不同波长的光分离并由探测器(如CCD线阵)同时检测。
  4. 通过傅里叶变换将光谱信息转换为深度信息,从而重建出样品的断层图像。

特点:

  • 成像速度比时域OCT快很多,因为不需要机械移动部件。
  • 系统相对简单,稳定性更高。
  • 灵敏度高。

应用:

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OCT技术之一,广泛应用于眼科、心血管、皮肤科等医学领域以及工业检测领域。

扫频源OCT(SS-OCT):

基本原理: 扫频源OCT使用可调谐的窄带激光器(扫频源)作为光源,快速扫描不同的波长。通过检测每个波长下的干涉信号来获取深度信息。

工作过程:

  1. 扫频光源发出波长随时间快速变化的窄带激光。
  2. 光束经过分光镜分成两束。
  3. 两束光分别反射回来后再次在分光镜处汇合,发生干涉。
  4. 光电探测器检测每个波长下的干涉信号强度。
  5. 通过分析不同波长下的干涉信号,可以获取深度信息,并重建出样品的断层图像。

特点:

  • 成像速度非常快,是三种OCT技术中最快的。
  • 信噪比高,灵敏度高。
  • 穿透深度相对较大。

应用:

适用于需要高速成像和高穿透深度的应用,例如眼科的脉络膜成像、血管成像等。

总结比较:

特征时域OCT (TD-OCT)谱域OCT (SD-OCT)扫频源OCT (SS-OCT)
测量方式时间延迟频谱分析频谱分析
光源宽带光源宽带光源可调谐窄带激光器
检测方式光电探测器光谱仪光电探测器
成像速度较慢非常快
系统复杂度较高较低较高
灵敏度较低较高较高
穿透深度较浅中等较深


谱量光电目前谱域OCT(SD-OCT)光谱仪新品已经上线,参数优异,使用便利,支持定制化,样机支持试用,感兴趣的客户可点击SD-OCT光谱仪查看更多详情,或者联系客服咨询



LED 太阳模拟器

在线留言

025-86550730